行业资讯|北京市人民政府2020年18号文件 | 公共急救AED大时代即将到来

发布时间:2020-07-09

微信图片_20200709170300.jpg

     前不久,北京市政府发布今年第18号文件,6月16日成文,6月30日正式发布生效。18号文件的主题是《关于加强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下达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并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18号文件有几个先前没有的亮点,一会儿慢慢分解。首先明确一个定义,什么是“院前急救”?所谓院前急救是指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的抢救。广义的院前急救包含患者发病时由第一目击者普通人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狭义的院前急救就是指120。

微信图片_20200709170306.jpg

     文件在工作目标中提到:院前急救服务反应时间要小于12分钟。北京目前的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是16分钟,这一数字与很多国家5-8分钟的反应时间有巨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北京的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和在编人员都是按北京市户籍人口比例配备的。
     “呼叫满足率不低于95%”,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的呼叫满足率只有75%,换句话说有1/4的人可能存在叫不到救护车的情况。提升至95%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每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一个急救工作站,急救工作站早年曾在朝阳区率先尝试推广过一次,因为当时朝阳区太大,医疗资源不够集中。但是后来因为人员能力、急救物资、调度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进一步广泛推广。

微信图片_20200709170312.png

     北京相比较全国其他地市,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北京一直有两个急救电话存在,一个是政府的120,一个是社会机构的999。此次改革之后,999的职能将发生重大改变,999的紧急医疗转运职能由120统一调度,999这个电话号码将不再承接急救医疗服务,999以后逐步侧重非紧急转运服务和航空医疗救援。

微信图片_20200709170322.png

     

     急救人员队伍建设一直是制约院前急救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缺少急救人员的专业培训体系,而且院前急救人员工作量大,收入低,晋升难,而且一直以来必须有北京市户口才能解决编制问题,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急救队伍的发展壮大。

     在很多国家都有EMT的培养体系,保障人才渠道越来越宽,我们一直以来人才渠道都是越来越窄。做到这一点需要法规的松绑和市场薪资机制的引入。

微信图片_20200709170333.png


正文链接 :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006/t20200630_1935612.html

查看:2015次